2024年11月2-4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老年医学临床实践技能高级研修班(第十五期)”在北京举行。本次培训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主办,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共同承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以及航天中心医院协办。来自21个省市、157家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400余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线上、线下培训;共有来自全国40余位老年医学、心血管、认知、康复、体育、人工智能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老年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创新技术,提出老年医学和健康服务以及专业人才培训行业发展的前景与方向,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副处长毕宪国,解放军总医院保健办领导,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刘晓红,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陈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主任曹丰及中心副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华琦,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老年健康室副主任尹香君,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邓东飞,副秘书长丁志平、赵继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该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胡亦新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晓东主持。
众多知名专家齐聚高级研修班开幕式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教授开幕式致辞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名誉主任范利教授向关心和支持本次研修班召开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会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要聚焦“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政策转变和“健康老龄化”的战略需求相结合,与相关医学领域顶尖专家开放合作、群策群力、方能致远,并衷心祝愿各位专家和学员能够通过本次研修班深化老年医学领域科研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老年疾病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携手并肩,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毕宪国副处长致辞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毕宪国副处长为培训班致辞,并围绕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做出报告,对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政策进行了解读。重点从政策、理念、设施、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聚焦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方面,就如何助力国家实现高质量健康老龄化进行了交流。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晓东主持开幕式
本期培训紧跟国际前沿,聚焦老年医学学科建设、老年综合征的跨学科整合管理、人工智能应用及老年医学视角下的共病管理及临床研究技能提升四大主题,邀请行业知名专家授课,举行认知衰弱多学科工作坊,就老年衰弱-认知症典型病例展开讨论,培训结束后多名来自基层单位的医护人员到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肌少症-衰弱门诊参观。
研修班分为四个阶段。11月2日下午聚焦老年医学学科建设主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名誉主任范利教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副处长毕宪国,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刘晓红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老年医院主任医师陈峥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曾强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华琦教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老年健康室副主任尹香君教授等专家,围绕“老年医学的发展与共病管理”、“老年医学学科建设之思考”、“如何做好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的老年缓和医疗”、“规范化开展老年医学科多学科服务”、“北京市?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高血压管理最新指南要点解读”、“医疗机构在助力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临床和科研方向”等主题作了报告交流和主持讨论。
针对老年共病管理这一难点问题,范利教授、陈峥教授指出老年医学的国际视点和内涵,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老年医学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曾强教授对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如何将临床与科研结合、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从而提升老年医学科水平进行了深入浅出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分享。
刘晓红教授对如何做好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的老年缓和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缓和医疗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将缓和医疗理念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这有助于提升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毕宪国处长围绕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做了报告,从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以需求为导向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把握主动健康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三个方面对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解读,助力国家实现高质量健康老龄化。
华琦教授分享了国际老年高血压和我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的最新进展,还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临床管理建议。强调了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要注重本土化实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循证研究,提升对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水平。
尹香君教授对老年医学的国家政策、科技部主动健康和科技化应对项目进行了深入解读,就医疗机构在助力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临床和科研方向进行了阐述。指出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健康老龄化的实践和研究,了解人工智能先进技术,促进跨学科合作,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推动老年医学的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11月3日上午的培训主题聚焦老年综合征的跨学科整合管理。首先是认知衰弱多学科工作坊(第7期),由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宁静、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邹艳慧、航天中心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医师卢翠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医师向红教授分别就“老年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不会吃?太会吃?吃不下?--老年肌少症合并老年综合征的连续管理”、“老年共病合并衰弱”、“CGA助理探索年老之痛中的“暗物质””为题的病例进行报告。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内科张丽教授的主持下,一场关于老年综合征跨学科整合管理的深入讨论展开。包括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科吕继辉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彭丽华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王炜副主任医师、门诊部龚竹云护士长、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药剂科朱曼副主任药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科谢苏杭主管治疗师、耿雨涵治疗师在内的知名专家对病例进行了全面的复盘和提炼,从营养支持的要点和临床思维等关键方面,对病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专家学者们通过病案讲述故事,深入分析诊疗思维,引导学员在常规管理病例中获得综合诊疗思维的指导。这些高质量的病例讨论不仅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是推进老年医学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让研修班增添了更多的专业性和学术价值,线上、线下学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通过对几例已经得到充分治疗的老年多学科病例的深入分析,与会者从点评专家那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洞见,特别是在老年综合征的管理和跨学科团队协作技能方面。这些病例的讨论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老年医学复杂性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综合管理策略的能力。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专家吕继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科李雪梅教授主持认知障碍评估和训练、睡眠障碍、营养管理的相关讲座。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老年科马义丽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娟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解恒革主任、北京老年医院张进平主任分别带来“老年睡眠障碍合并共病的相互影响及诊疗进展”、“构建适合中国老年人的认知刺激疗法:从研发到实践的系统研究”“认知障碍的社会面筛查与数字化标志物”、“老年临床营养管理”精彩的讲座。
11月3日下午的培训主题聚焦老年综合征跨学科整合管理及人工智能应用。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主任瓮长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恽晓萍、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保健四科副主任胡亦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张海燕教授主持。恽晓萍教授围绕“基于康复医学理念的注意障碍评定”、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班晓娟院长围绕“智能仿真交互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瓮长水教授围绕“代谢健康的运动康复实践策略”、首都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研究中心荣湘江教授围绕“老年?跌倒预防的运动干预实践”、北京人民医院老年科王晶桐主任围绕“重视口腔衰弱”、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张丽教授围绕“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2023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胡亦新副教授围绕“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肌少症-衰弱门诊实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岳冀蓉教授“跌倒、衰弱和肌少症”等主题作了精彩、实用的专题讲座。
11月4日上午的培训主题为老年医学视角下的共病管理及临床研究技能提升,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主任徐国纲教授、呼吸科副主任李洪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宇清教授和第二医学中心保健四科副主任胡亦新主持。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统计学与流行病学教研室赛晓勇主任就“国内外老年数据库数据处理及随访研究设计”进行了深入讲解;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肾脏病科副主任医师马强教授针对“老年蛋白尿患者的综合评估与个性化处理策略,聚焦如何应对多重老年综合征的挑战”分享了宝贵经验;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主任徐国纲教授详细阐述了“肺结节健康管理与个性化评估”的重要性;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保健四科主任曹剑教授就“老年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的挑战与对策暨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进行了专业解读;联勤保障部队第984医院精神疾控中心主任王晓慧教授围绕“老年睡眠障碍的评估与管理”提供了实践指导;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研室李雪梅副教授探讨了“改善肌少症的训练理论与实践”。这些精彩讲座不仅为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实用的临床管理方案和科学研究模板,而且为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李雪梅教授从运动与肌肉的关系入题,用风趣易懂的语言,现场带领大家实操运动动作,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改善肌少症的运动训练理论及在社区应用的实践探索,课时结束后与会者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培训圆满落幕,范利会长做作总结并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她指出:“老年医学临床实践技能高级研修班”已连续成功举办15期。自2018年以来,通过考试并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接近2000人,线上观看人次达到了15万。这些成就获得了众多老年医学专家和基层医生的好评与认可,这得益于各界专家、老年科同道以及学员的鼎力支持。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将继续秉承“发展老年医学,服务老年健康”的宗旨,为各界专家搭建优质平台,促进专家学者与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为新时代老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