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_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附近200米约爱电话,附近一百元约

2024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全委会及学术交流大会召开
2024-09-29 21:47:00 来源: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秋风送爽,硕果盈枝,2024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学术交流大会于9月20-21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承办,辽宁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和平区卫生健康局协办,旨在探讨“促进全科融合,开创社区舒缓医疗新模式”,大会采取学术讲座、经验分享及工作坊模式,通过线下宣讲、线上同步图文直播等方式开展,旨在推广国内外舒缓医学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为舒缓医学同道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9月20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全委会召开?;嵋橐潦?,舒缓分会总干事曾彦英作了详尽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至2024年度分会的工作成就与经验。随后,分会副会长王爽介绍了本次年会筹备工作情况。副会长张东教授, 江孙芳教授, 王玉梅教授, 黄敏教授及与会的常委,委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分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会议最后,占伊扬会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明确了分会未来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规划与建议,为分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9月21日, 中国老年医学分会舒缓医学分会学术交流大会隆重开幕:


9月21日上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于普林副会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占伊扬会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国新副院长,沈阳市和平区卫生健康薛伟兵局长,辽宁省医学会学术管理部白楠楠部长出席并致辞,共同表达了对此次会议的深切期待。


主题报告:

大会邀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系系江孙芳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肿瘤内科张东主任、苏州市立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黄敏主任、沈阳市和平区卫生健康局陈国梅副局长、盘锦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王冬青主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齐殿君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全科医学病房胡巍娜副主任、南京银城康复医院原院长王昊教授、担任主题报告环节的主持。大会同时邀请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分享舒缓医疗经验及工作坊实践,围绕舒缓医疗的中国安宁疗护政策演变与发展逻辑、善终学—中国式的舒缓医疗、舒缓医疗的实践、聚焦联合治疗 优化血糖控制、大家谈—安宁疗护的临床实务、舒缓医疗的实践—沈阳经验分享、从糖尿病治疗理念变迁看口服降糖药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最新科研成果等热点议题作分享交流。

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施永兴教授,发表了题为“舒缓医疗的中国安宁疗护政策演变与发展逻辑”的主题报告,就中国安宁疗护政策演变、发展逻辑,上海市安宁疗护发展沿革、核心政策,上海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与体系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北京协和医学院袁钟教授,线上发表了题为“善终学——中国式的舒缓医疗”的主题报告,阐述了在安宁疗护方面国内外生老病死观念不同,共同目标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以达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的目的,但国内更适合安乐死应以自愿医嘱为基础上建立。


南京市小行医院周明飞院长,分享发表了题为“舒缓医疗的实践——南京经验”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南京安宁疗护模式概况及社区安宁疗护模式探索与实践;注重平台搭建,鼓励多元参与,着力健全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加强指导培训,着力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注重宣传引导,着力推广安宁疗护服务理念;加强创新,安宁疗护试点机构服务创出特色,在医-养之路上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病房王玉梅主任,分享发表了题为“安宁疗护盛京模式”的主题报告,从盛京医院宁养专业发展历程、宁养病房专业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宁养病房未来愿景等方面向大家作了详细的分享。

沈阳市和平区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秋影主任医师,分享发表了题为“舒缓医疗的实践——沈阳经验分享”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安宁疗护培训、收获与感悟、存在问题等。

会议总结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占伊扬会长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缓和医疗大多局限于医院及其周边医疗服务,以社区为基础的缓和医疗包括姑息治疗相对较少。然而,随着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社区对这方面的舒缓医疗及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正在逐步得到关注和满足。尽管存在空白和缺口,但这些正在慢慢被填补,将为重症及末期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照护。

参观交流:

会议期间组织部分专家及与会代表分别对中国医大盛京医院安宁病房、沈阳市和平区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走访并召开座谈会。

本次会议带来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和学术报告,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实地考察,以线下参访调研交流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知识盛宴。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舒缓医学领域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关注患者,特别老年患者的全面需求及生存质量,加强社会舒缓医学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发展符合国情的舒缓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