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杏林百科学术论坛—上海站”顺利举办。本次学术论坛主题为“卒中后抑郁、失眠专病”研讨会。刘德山教授、刘振国教授、王长德教授、安红梅教授、聂志余教授等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共计500余人参加会议。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学术论坛采用线上平台进行学术交流。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会长刘德山教授致辞时指出,中西医结合分会将与兄弟学会携手推进中西医防治老年病工作,积极促进多学科诊疗学术交流,努力做好老年健康服务工作,为提升我国老龄人群健康水平多做实事、多做贡献。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兼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刘振国教授表示,两个专业委员会存在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优势,携手进行学术交流能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共赢,对促进神经系统疾病防治及学科发展十分有益,协作前景广阔。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聂志余教授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安红梅教授进行了专题分享,两位教授分别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进行了精彩的讲解。聂志余教授就“卒中后抑郁识别与处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卒中发生后抑郁伴发焦虑非常常见,大概有1/3甚至更多患者会出现抑郁伴焦虑或不同程度轻、重抑郁,因此临床诊疗中应引起重视,同时聂教授针对卒中后抑郁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失眠,也是卒中患者常伴有的临床症状,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和治疗有其独特的效果,对于一些顽固性失眠的患者,中医药的干预效果非常好。本次会议中安红梅教授从中医角度详细讲解了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安教授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经典入手,深入阐述了几千年来中医对失眠的研究;从中医的理法方药对失眠的各证型以及代表方剂进行了解读,同时安教授还根据《中国失眠和诊断治疗指南》介绍了中医对失眠辨证分型以及治疗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