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适老食品产业及营养功能评价体系建设研讨会”于2021年6月4日晚在蓉举行。适老食品产业及营养功能评价体系建设是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第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开展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探讨如何以学会为平台,稳步推进适老食品产业建设,将适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体系建设落到实处。本次会议是2020年12月19日南京专家座谈会的延续。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主任范利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张秋俭教授,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原副司长张志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终身教授、WHO EML(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专家组及政策咨询专家组专家李幼平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张立实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科技成果转化委员会主任程志,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会长胡雯教授、分会副会长及总干事等出席了此次会议。
据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老年人食品行业现状全面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群日常消费中食品占比最大,但受生理机能减退或失能影响,老年人食欲普遍欠佳,消化道可耐受食物总量有限,普通膳食及食品难以满足老人营养需要,同时老年人对食品的支出与其营养获益明显脱节,以及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急需丰富适老食品供给。
与会专家提出,建设适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体系须走创新道路,首先梳理理论支撑、理清概念是重中之重;其次,老人对适老食品的信任差异、认知差异、功能需求差异、产品形态偏好、口味偏好等也需充分考虑,将直接影响适老食品研发和迭代;最后,应充分发挥学会资源,组建适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攻坚专家队伍,并以此为核心,在分会第二个五年规划期间组建核心梯队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就适老食品的目标人群达成共识,为满足老年人对营养健康及饮食文化的多元化需求,适老食品主要为65岁以上的健康、衰弱、半失能、失能及慢病等不同状态的老年人服务,是适合老年人健康需要的食物产品。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号,以老人为本,从构建适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体系开始,丰富、催化和驱动适老食品供给;配套推进社区适老营养人才教育培训,推广并转化适老营养相关团体标准;以切实提高老年人营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导向,积极贡献力量促进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