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解放军总医院、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联合举办了“2017缓和医疗国际高峰论坛暨艺术行动”。今年“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日”的主题是“全民医保与缓和医疗”。
出席本次高峰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陈小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等。
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致辞中提到,2015年,他曾牵头全国政协对缓和医疗(安宁疗护)进行调研,发现全国范围内对缓和医疗有很大的需求,而要推进这项工作必须抓到可以落实的点?;诖耍舻略菏刻岢鋈憬ㄒ椋孩僖峁┗汉鸵搅频牡ノ惶岣咭奖1壤?,鼓励更多的单位来开展缓和医疗工作,使其质量得到提高;② 在全国首先确定10个示范单位,在示范的过程中做出中国标准;③成立缓和医疗的行业学会,让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同行自己来管理。
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致辞中对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解放军总医院——表示感谢,他指出,由这样全国顶尖的医院来宣传缓和医疗,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将会带来大的社会进步,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知名大医院,不仅是在医疗技术方面带好头,更要在帮助人们转变观念上带头。
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致辞中谈到,中国提出缓和医疗的新理念是与当前的形势发展相吻合的,实践的创新关键是理念创新,接受这样的新理念虽然有一定的过程,但这也是必由之路。作为医生,接触需要临终照护的患者很多,一方面要积极救治,一方面也要思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如何给予患者最好的尊重、对于其家庭给予最好的慰藉。解放军总医院积极响应政协的倡议,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陈小鲁表示,继去年首次举办“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日中国2016艺术行动”后,今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的共同支持下,第二届纪念活动又如期举行,对此,感谢这两个重磅级的合作单位,以召开高峰论坛的形式来宣传、介绍缓和医疗的理念,促进缓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的致辞从老年医学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探讨了缓和医疗的现状和未来。特别强调,缓和医疗的发展在老龄化的我国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的生存及死亡质量?;汉鸵搅评砟畹绞导淖淙沃氐涝?,不仅仅是医疗机构、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来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在致辞中介绍,将重点放在全民医保和缓和医疗,是医学的重要进步。上世纪80年代,WHO在讨论肿瘤时提到四个重点:① 根据已知的肿瘤病因进行预防;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③ 多学科综合治疗;④ 姑息治疗/缓和医疗/安宁疗护(Palliative Care)。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积极推行“三阶梯”止痛原则,很好地切入了缓和医疗这个重点。
学术报告及讨论环节由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李小梅主持,共7位专家做了学术报告,14位专家分别就各自经验体会及缓和医疗中国模式是的探索分别进行了三场专题讨论。
报告专家:
泛美卫生组织(PAHO)/世界卫生组织(WHO)高级科学顾问、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Charles S. Cleeland;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教授Patricia A. Parker;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Wang Xin Shelley;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教授LamTai-Chung;
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张东;
国际生活质量研究协会主席Galina.Velikova;
武汉同济医院教授于世英。
专题讨论:
包括美国、英国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700多位医疗专家和各界人士出席了此次大会。与会嘉宾及代表一致认为缓和医疗在当今老龄化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缓和医疗事业正在摸索自己的成长之路,需要向世界学习,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来实现。未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民众对于生死观,特别是如何善终的认识,也有很大改变。生前预嘱和缓和医疗意义重大,让每一个人都能为自己的善终做好充足的准备,选择体面和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中国特色的缓和医疗势必将构建一套适应自身制度、文化、社会与经济需求的发展模式。
部分资料来源于@大医精诚@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