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韩主席、邵主席,尊敬的高部长,尊敬的陈院士,俞院士,还有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主编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2)》这本书的发布仪式。在中国老龄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此书的发布的确有很大影响力,它不仅是有实用价值,还有很强的时代感,而且对我们将来中国老龄化怎么去发展,确实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虽然这本书没有来得及拜读,但是刚才听了王红漫主编详细的介绍,我略阅了一下整个全书大体的概貌,使我感觉这本书的确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而且是从宏观和微观来剖析了中国现有老龄化的基本现实和特点,提出了我们如何去积极应对的一些理论研究和施策,作为一个从事了50多年老年医学的医务工作者感觉特别的欣慰,尤其今天聆听了很多老领导对健康老龄观和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观点,非常高屋建瓴的论述,受益匪浅,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在此我代表我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对本书的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对王红漫团队高质量的完成这本书表示敬意。
谈到积极老龄观,感触很深。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这么快,尤其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现在是在全世界最多的,到2050年80岁以上的人超过9000多万,但是我们失能失智的老人现在已经超过了5000万。所以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健康的老龄观,不是被动的等人老了,一身病了,变傻变瘫了,你才去治、才去管,最后痛苦的离世,这个过程谁也不想看到,虽然衰老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是我们要关口前移。主动把生命全周期管起来,要让我们的老人不是被动等着生病、失能,靠国家照顾你,医护人员去管你,社会人员去帮你,要主动维持健康,保持自立自强自理的能力,要觉得你是有价值的,能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在快乐自己。
现在很多的老人家庭空巢、孤寂、抑郁,心理疾病阻碍着他们。有位老人跟我讲:孩子不在身边,成天就是我们老两口,四只眼大眼瞪小眼,看着天花板家里冷冰冰。如果病了到医院,再遇到医护人员的厌烦冷脸,我的心都凉了。所以这个社会要友善,要有温度。我特别拜读了韩主席写的那本书《医学的温度》,他说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所以我们不仅限于医学的温度,全社会要树立爱老、敬老、善待老人,要全社会有温度?;狭涔鄄恢皇抢夏耆说氖虑椋缁岫家澜】道狭浠ㄎ颐堑墓?,政界、医者、学者、社会工作者都来做,每个人都要作为一分子积极参与,每个人都给社会带来光和热、我们这个社会才有温度。
尤其要为老年人解决一些由于孤独、寂寞、担心没人管带来的恐惧。焦虑导致的心理障碍,引起疾病的加重,这是恶性循环,这个要关注。不关注心理健康,我们社会再有强大的医疗机构的支撑,再有更好的政策,再有更好的先进仪器,没有用的。对老年病,对老年人生命过程中,心理关爱特别重要。因此健康老龄化我们全社会都要融入进去,老年人要自立自强,最大能力的维持自己的功能。现在国际卫生组织已把功能作为评价老年人是否健康的医疗指标,功能很关键,因此我们要对老年人进行功能评估和康复。所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在全国开展老年照护、老年营养、老年康复方面的培训,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健康服务的需求。
我国年轻人要走进老年社会中为他们服务,中国老龄化也为青年人开辟了很多就业空间,小手拉老手一起往前走,我们的夕阳托着朝阳冉冉升起,所以我们的朝阳要守护着夕阳,这叫朝夕相处。要把这些青年人们养成从小知道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和医学常识,志愿担当起为老年人服务的责任,融入老年集体,融入个社会中。全社会都融入,这个温度就来了,我们的社会就变得更好了,我就希望看到我们的老人都能乐呵呵的,活着就要快乐,而不是病了等着死,在最后走向生命终结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的担忧恐惧,而是安详的、体面有尊严的走完自己的人生。不希望老到最终全身插着各种管子,煎熬痛苦的离世,这是很多的老人担忧的。我参加多次全国政协安宁疗护的调研,前年在韩主席的支持指导下,我们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发布了一部《中国缓和医疗发展的蓝皮书》很重要,向全社会展示了中国的安宁疗护的发展,对生命要敬畏,对死亡要更人性、更科学、更理智、更安详。我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已开展这项工作多年。这是我一个从事老年医学工作者的心愿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