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每个人都逃不开衰老,但是不同人的衰老速度却千差万别。衰老加速(Acceleration of aging)意味着这个人在生理水平上比同龄人更老,这会导致慢性病负担增加,在老龄化背景下将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巨大挑战。
过去的研究表明,从童年到成年期的社会环境因素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相比于关注特定生命阶段的个别暴露,生命历程(life course)方法可以更完整地厘清众多因素是如何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协同作用。然而,生命历程中纷繁复杂的众多因素也对统计分析提出了挑战,要求对个体因素及其累积效应进行建模,并解决童年和成年因素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近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足云教授团队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收集了6224人的生命历程状况及表型和功能衰老数据,使用Shapley方法等,评估了超过70种生命历程因素(如童年和成年时的社会经济地位)对衰老加速的影响。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2021年IF:17.033)。
为了评估衰老,研究人员构建了两个指标:PD和FI。PD是一种基于常规临床生物标志物的表型衰老指标,反映多个生理系统的失调;而FI是一种功能性衰老的测量方法,包括多个健康维度(如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等),并反映累积的健康缺陷。PD和FI在预测与衰老有关的结局事件方面都表现良好。生命历程状况包括一系列全面贯穿整个生命过程、与不良健康结局相关的社会环境因素。研究者定义了六个童年社会环境组分(即童年社会经济地位、童年战争、童年健康、童年创伤、童年关系和童年父母健康)和三个成年社会环境组分(即成年社会经济地位、成年逆境和成年社会支持)。研究人员运用Shapley方法得到的结果表明,生命历程状况中11个社会环境组分在PD和FI中分别贡献了6.3%(SE=-0.0004)和29.7%(SE=-0.006)。
图:11个社会环境组分对PD和FI的贡献度
注:11个社会环境组分包括6个童年社会环境组分、3个成年社会环境组分、1个行为组分和1个人口学组分。
研究人员接着采用层次聚类方法确定了六个亚人群(见下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最有优势的亚人群1(较少的童年创伤和成年后逆境)来说,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亚人群6的PD和FI平均增加了0.14 (一个标准差,95% CI=0.06, 0.21; p<0.0001)和0.10(一个单位,95% CI=0.09, 0.11; p<0.0001)。弱势亚人群5(更多出生在战争时期,较低的教育程度)和亚人群6(更多的童年创伤和成年逆境)提示需要特别关注某些童年社会环境,包括出生在战争时期、创伤经历、不良的社会关系和父母的健康问题,以及成年逆境。研究人员对结果的解释是,童年不良经历可能引起生物损害,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或通过触发高水平的应激激素(如儿茶酚胺和皮质醇)、导致营养不良、感染性疾病等或无法获得医疗保健,从而加速衰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