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广防跌倒新理念、新技术,提升医院、社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及健康管理者的专业技能水平,科学防范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推进防跌倒事业的高效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9月21日-9月23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疗照护分会主办开展了《全国跌倒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师资》培训。该培训班已连续多年举办,参加人数逐年上升,开班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行业内的高度认可。
本期培训班为期三天,在解放军总医院正式开课,主任护师库洪安、副主任护师肖红菊、主任医师瓮长水、主任医师刘英华、副主任医师黄丽萍、教授陆一帆等专家参加了本次培训进行授课。本期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学习新模式,打破了纯线下学习模式的壁垒,满足无法到线下学习的学员进修需求,做到“标准不降低、学习不停顿”,更加高效地进行人才培养。
课程从理论学习、实操教学、信息化三个方面,内容涵盖融入AI、生物电、肌电等智能技术的跌倒风险评估技术及解决方案,围绕避免跌倒跌而不倒、倒而少伤来实施的现场教学,讲解“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跌倒风险综合评估及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内容等。旨在通过系统、规范的理论与技能培训,提升各级医护人员、看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帮助老人发现问题,提供正确的训练方法,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可能性。
(防跌倒门诊参观)
参与的学员涉及到全国各医院、社区(干休所门诊部)、养老院的医护人员;健康管理师;院校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医疗康复领域的人员;慢病管理机构的人员;慢病保险从业人员;体检中心的专业人员;养老服务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等。专家们精彩、系统的授课,让现场的学员们表示受益匪浅。学员们纷纷表示返回工作岗位后,要将所学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际中,大力推广防跌倒意识,建立规范的防跌倒管理体系,让老年人生活更健康、更安全、更舒心。
(培训后考试)
本次培训结束后,现场参与的学员获得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颁发的《跌倒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师资培训》结业证书,考核合格的学员还能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1类学分(项目编号:2023-14-05-332(国))6分。
(颁发证书)
本次培训负责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疗照护分会常委库洪安主任护师表示,要突破固有壁垒:形成“医、康、养、救”一体化服务体系。在我国现如今的养老环境下,绝大多数对跌倒的管理停留在跌倒后的救治与康复治疗层面,针对老人跌倒问题缺少系统化、全面性的干预管理,无法提前做到有效避免跌倒?!?/font>“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跌倒的发生。老人跌倒不是一次突发事件,而是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日渐衰退,应变能力随之减退,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我们真正需要重拳出击的,是将管理前置化,打破老人容易跌倒所以防不胜防的固有认知,将风险预防前置,让跌倒事故后置,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医、康、养、救”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即通过提供全流程就医保障、全周期健康管理、多方位养老服务、多层级紧急救助四个维度全方位对老人跌倒问题进行管理,更全面的满足老人多方位的健康需求,更深入的针对不同老人的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化管理,更系统性的对老人进行一体化的健康管理,真正做到减少跌倒,跌而不倒,倒而少伤。